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
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此后,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
进入预定轨道,
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而在本次任务中
众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校友
贡献了力量和智慧
此次发射,神舟十二号将送三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生活三个月。
航天员在整个任务期间的健康和安全是载人航天探索任务的核心问题,也是航天医学领域的首要任务之一。
生活时间的延长,离不开空间站生存、生活条件的提高,
航天员在空间中会受到空间辐射粒子的损伤,威胁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丰俊东副教授领衔的核技术与航天医学工程课题组,
聚焦在航天特因环境(辐射、辐射失重复合效应)对航天员脑和视觉的影响及在轨诊断、防护技术方面研究。
从2018年起,承担了“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实验项目”等多项课题。
在地基实验中,课题组通过人体和动物实验模型,
系统研究了辐射、辐射失重复合效应对脑组织、脑功能(如认知、记忆等)的影响。
在天基实验中,团队将在轨检测航天员的脑功能状态,评估空间站环境下航天员的健康状态。
航天相关神经-眼部综合征(SANS)影响到国际空间站约三分之二的航天员。
课题组采用生物电信号分析结合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研究了航天特因环境(辐射、辐射失重复合效应)对航天员的影响。
遴选关键指标,研发在轨应用的SANS早期诊断技术,为SANS综合征的预防、诊治奠定基础,为航天员健康保障提供支持。
脑功能及视觉信息加工分析
神舟十二号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的前向端口,
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
航天器对接的时存在一定的相对速度,
由于航天器的质量大,
对接时产生的动能比较大,
对接机构内部采用了电磁阻尼器消耗对接能量。
航天学院王小涛副教授团队研发了一套电磁阻尼器高低温测试系统,测试空间环境下电磁阻尼器的阻尼特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电磁阻尼器高低温测试系统
王小涛介绍,电磁阻尼器设计出来之后,需要研究它在空间环境下的阻尼特性和设计的是否一致。
课题组研制了模拟空间环境,并且测试它的阻尼特性的电磁阻尼器高低温测试系统。
测试系统目前已经应用到包括神舟十二号飞船在内的多个神舟系列飞船任务中。
电磁阻尼器高低温测试系统组成
航天学院魏志勇教授领衔的“空间辐射环境探测及效应”课题组面向空间站等长期载人航天任务,
开展航天员的辐射剂量及损伤研究。
课题组目前主要通过建立中国航天员数字人体模型,
结合已有的空间辐射场模型和在轨实测数据,
采用计算机建模仿真的方法,研究空间辐射场在航天员体内的辐射剂量,
从外辐射场、内辐射场、损伤剂量等角度评估航天员的辐射风险,
并提出防护措施,对航天员在轨工作的辐射安全保障提供支撑。
此外,还有众多南航校友
也参与了神舟十二号
载人飞行任务
航天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载人航天器总体研究室系统设计组承担着我国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的总体设计工作,
是我国飞船研制的中坚力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2012级博士李兴乾担任总体室主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1999级校友仲伟巍担任中国载人工程航天员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
电气技术专业1988级校友林涓、航空飞行器设计专业1998级校友周智勇担任长征二号F遥十二火箭主任设计师。
今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出征太空央视直播特别节目中,
仲伟巍作为现场嘉宾说,航天事业在不断发展壮大,
希望有更多的南航学弟学妹进入中国的航天事业。
作为科教重镇和创新名城,南京在传承问天情结、追逐飞天梦想、开拓星辰蓝海的征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4月24日,
以“扬帆起航、逐梦九天”为主题的
2021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
暨中国航天大会开幕式在南京举行。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
加油,南京!
加油,中国航天!
来源 | 新华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编辑 | 说大事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