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媒报道,每个人都曾有过类似经验,每当一进入电梯就会开始沉默、变得规矩,大家不约而同的盯着手机、天花板,或是楼层数字,彷佛每个人都接收到了某种命令,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专家表示,狭小空间会令人们为了避免与群体发生冲突而产生心理压力,不得不遵守相同的规范,因而拒绝交流,而看着天花板和楼层数字则是一种压力转移和自我逃离期望。
台湾心理谘询师郭瑞指出,按了电梯按钮之后,等待的这段时间考验着一个人的耐心,在门口踱步的人,反映出敏感的神经;而频繁按按钮的人多是急性子,是讲究效率和更易情绪化的映射;而只盯着电梯楼层安静等待的人,则较理性、稳重。
郭瑞指出,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做了一项研究,发现在电梯内会因为人数变化而有着不同形状的站法,一个人可以随意站、两个人时呈现对角线站立、三人时呈三角形分布,四人则各自站一个角落,以此最大限度地保持彼此距离,就像骰子上的点位一样,这是因为心理距离的存在,也就是心理上的警觉。
心理学家海杜克认为,“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气泡状空间’,大小大概是前后一公尺左右”,当乘坐电梯时,这种私人空间被打破,人们会感到不自在,不自觉地会离他人尽量远,站到角落去。
郭瑞表示,大多数的人进入电梯后规矩很简单,调整站位、仰望天花板、看手机或是看显示楼层数,保持一致的动作,不讲话、不对视,这是因为在狭小的电梯空间里,几个人形成一个小群体,人们为了避免与群体发生冲突而产生心理压力,不得不遵守相同的规范,拒绝交流。
郭瑞解释,密闭沉默的空间会加剧压抑感,人们会避免视觉接触,看天花板和楼层数字则是一种压力转移和自我逃离期望。跳动的楼层数字有“不断解放”的意味,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焦虑;看手机则把自己包裹在独立的空间内,寻找自我安全感。
来源:星岛环球网